中国142座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数据集

彭建章1,汤  1,张  1,2*,官倩娇1,熊宇宸1,张庆铭1,陈  1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成都 6100592.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 210000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具有极高的文化、科学和保护价值。基于国务院1982年、1986年、1994年先后公布的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和后续增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Google地图对142座城市的空间点位进行采集、编辑和验证,补充历史文化名城市级行政区名称、类别和省级行政区名称、类别等属性信息,使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入库,形成中国142座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数据集。该数据集内容包括:中国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称、批次、市级行政区名称、市级行政区类别、省级行政区名称、省级行政区类别等信息。数据集以.shp.xlsx格式存储,由9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178 KB(压缩为1个文件,26.7 KB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数据集;中国

DOI: https://doi.org/10.3974/geodp.2024.01.09

CSTR: https://cstr.escience.org.cn/CSTR:20146.14.2024.01.09

数据可用性声明:

本文关联实体数据集已在《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出版,可获取:

https://doi.org/10.3974/geodb.2024.06.01.V1https://cstr.escience.org.cn/CSTR:20146.11.2024.06.01.V1.

 

1  前言

城市作为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等鲜明特质,在文脉传承中起着关键作用。19822月,为了保护那些曾经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免受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在我国被正式提出[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古代到近代的沧桑巨变,记录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奋斗与辉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2]。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对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142个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数据集》,是对历史文化名镇空间分布数据集[3]和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据集[4]系列的补充,利用该数据集能清晰梳理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和行政区隶属关系,并与《中国312个历史文化名镇及景区空间点位数据集》《中国2555个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据集》形成了完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三级空间数据体系,以期达到宣传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促进中国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目的。

2  数据集元数据简介

《中国142个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数据集》[5]名称、作者、地理区域、数据年代、数据集组成、数据出版与共享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政策等信息见表1

 

1  《中国142个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数据集》元数据简表

 

 

数据集名称

中国142个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数据集

数据集短名

ChinaHistCulturalCities

作者信息

彭建章, 成都理工大学, 3050638918@qq.com

  , 成都理工大学, 3599134583@qq.com

  , 成都理工大学, zhangyang2020@cdut.edu.cn

官倩娇, 成都理工大学, 2016343160@qq.com

熊宇宸, 成都理工大学, 1102565023@qq.com

张庆铭, 成都理工大学, 2238531490@qq.com

  , 成都理工大学, 344368284@qq.com

地理区域

中国(台湾省无数据)

数据年代

1982-2023

数据格式

.xlsx.shp

数据量

26.7 KB(压缩后)

数据集组成

142条历史文化名城项目记录构成

出版与共享服务平台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 http://www.geodoi.ac.cn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数据共享政策

1)“数据”以最便利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系统免费向全社会开放,用户免费浏览、免费下载;(2)最终用户使用“数据”需要按照引用格式在参考文献或适当的位置标注数据来源;(3)增值服务用户或以任何形式散发和传播(包括通过计算机服务器)“数据”的用户需要与《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编辑部签署书面协议,获得许可;(4)摘取“数据”中的部分记录创作新数据的作者需要遵循10%引用原则,即从本数据集中摘取的数据记录少于新数据集总记录量的10%,同时需要对摘取的数据记录标注数据来源[6]

数据和论文检索系统

DOICSTRCrossrefDCICSCDCNKISciEngineWDS/ISCGEOSS

 

3  数据研发方法

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涉及的数据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历史文化名城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

 

 

据为全国市、县行政区的矢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1]历史文化名城数据来源于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2],从该平台上获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并补充2020-2023年增补的辽阳市、通海县、黟县、桐城市、抚州市、九江市、剑川县、莆田市8座历史文化名城。

3.2  研发方法

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单,记录了每座历史文化名城编号、名称、批次。通过Google地图对142座城市的空间点位进行采集、编辑和验证,补充历史文化名城市级行政区名称、类别和省级行政区名称、类别等属性信息,使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入库和空间可视化表达,形成中国142座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数据集。

 

 

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注:该图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2023)2767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4  数据结果与验证

4.1  数据集组成

本据集包含了国务院先后公布的198219861994年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和后续增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截至2023年,共收录了142个子项。数据集以空间点数据进行存储,存储为.xls.shp格式数据文件。记录属性字段如表2

2  数据集中的属性字段表

序号

字段名

字段名称含义

字段内容举例

1

Index

序号

130

2

Name_C

名称-中文

剑川县

3

Name_E

名称-英文

Jianchuan County

4

CityName_C

市级行政区名称-中文

大理白族自治州

5

CityName_E

市级行政区名称-英文

Dali Autonomous Prefecture

6

CityType_C

市级行政区类别-中文

自治州

7

CityType_E

市级行政区类别-英文

Autonomous Prefecture

8

ProName_C

省级行政区名称-中文

云南省

9

ProName_E

省级行政区名称-英文

Yunnan Province

10

ProType_C

省级行政区类别-中文

11

ProType_E

省级行政区类别-英文

Province

12

Batch_C

批次-中文

增补

13

Batch_E

批次-英文

Supplement

 

4.2  数据结果

4.2.1  分区统计

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数量按七大地理分区进行统计(图2),各分区历史文化名城数量排序为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华北>华南>东北,华东和华中最为密集,拥有68座,东北最少,只有7座。从省级层面看(表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数量最多的省份为江苏省,有13座。位于第二梯队的山东省和浙江省拥有10座;位于第三梯队的四川省、云南省、河南省、广东省拥有8座,安徽省拥有7座,河北省、山西省、江西省和陕西省拥有6座,其余各省市的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均较少。

 

 

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数量按七大地理分区统计图

 

4.2.2  分布格局

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大范围离散、小范围集聚的特点,分布较为密集的6个地区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分布密集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4.2.3  历史文化名城分布的影响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和空间分布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7–9]。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10, 11],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诞生了以西安、洛阳、开封为代表的千年古都。长三角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唐宋以来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文化教育逐渐繁荣,历史文化名城在空间上连片分布。北京在元明清时期作为首都长达700余年,环渤海地区[12]由此成为京畿重地,因此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地区具有连通各地的区位优势,近代以来爆发了辛亥革命和南昌起义等著名革命运动,产生了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代表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西南地区的四川盆地沃野千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人口和经济活动历来密集,多个城市在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云贵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文化浓厚,加之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以大理、昆明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地区,自宋代后海上贸易活跃,经济地位得以提高,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交流最重要的地区之一,产生了广州、泉州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

 

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分省统计表

排名

省份

数量

排名

省份

数量

排名

省份

数量

1

江苏省

13

5

陕西省

6

9

黑龙江省

2

2

山东省

10

6

福建省

5

9

辽宁省

2

2

浙江省

10

6

湖北省

5

10

北京市

1

3

广东省

 8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

10

内蒙古自治区

1

3

河南省

 8

7

甘肃省

4

10

宁夏回族自治区

1

3

四川省

 8

8

广西壮族自治区

3

10

青海省

1

3

云南省

 8

8

湖南省

3

10

上海市

1

4

安徽省

 7

8

吉林省

3

10

天津市

1

5

河北省

 6

8

西藏自治区

3

10

重庆市

1

5

江西省

 6

9

贵州省

2

 

合计

142

5

山西省

 6

9

海南省

2

 

 

 

 

边疆地区地广人稀,受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历史文化城的空间分布较为稀疏,因省会或首府城市长期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往往形成较为独立的历史文化名城。

5  讨论和总结

全面掌握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分布状况,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及利用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收集了1982–2023年间国务院先后公布的三批及后续增补批次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共142个子项,补充了每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编号、名称、批次、市级行政区名称、市级行政区类别、省级行政区名称、省级行政区类别等详细属性信息。进一步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华东、华中和东南地区等人口密集、经济较为发达、文化较为丰富以及自然环境宜居的地区分布集中。本数据集可与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众多文化保护类数据集结合,为文化保护领域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作者分工:张扬对数据集的开发做了总体设计;汤擘和陈纬采集和处理了数据;彭建章撰写了数据论文;熊宇宸、官倩娇和张庆铭参与了数据结果验证。

 

利益冲突声明:本研究不存在研究者以及与公开研究成果有关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赵中枢, 兰伟杰.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相关概念的形成与演变[J]. 城市规划, 2022, 46(S2): 20–26.

[2]       杨文棋. 略论历史文化名城与中国旅游业[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5): 81–85.

[3]       余亮, 邱雨晨, 唐铭婕等. 中国312个历史文化名镇及景区空间点位数据集[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 2022, 6(3): 440–447. https://doi.org/10.3974/geodp.2022.03.15. https://cstr.escience.org.cn/CSTR:20146.

14.2022.03.15.

[4]       余亮, 刘佳, 丁雨倩等. 中国2555个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据集[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 2018, 2(2): 144–150. https://doi.org/10.3974/geodp.2018.02.03. https://cstr.escience.org.cn/CSTR:20146.14.2018.02.03.

[5]       彭建章, 汤擘, 张扬等. 中国142座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分布数据集[J/DB/OL].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 2024. https://doi.org/10.3974/geodb.2024.06.01.V1. https://cstr.escience.org.cn/CSTR:20146.11.

2024.06.01.V1.

[6]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共享政策[OL]. https://doi.org/10.3974/ dp.policy.2014.05 (2017 年更新).

[7]       胡浩. 基于要素分析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格局中心性研究[J]. 地理科学, 2014, 34(10): 1176–1183.

[8]       杨杰. 从地域分布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J].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9(4): 29–34.

[9]       胡浩, 金凤君, 王姣娥. 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及时空演变研究[J]. 经济地理, 2012, 32(4): 55–61.

[10]    王星光.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文明[J]. 史学月刊, 2005(4): 5–13.

[11]    李友东. 中原文明核心区形成初探[J]. 史学月刊, 2005(6): 24–31.

[12]    杨强. 论明清环渤海区域的海洋发展[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4(1): 9–16.



[1]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 中国多年度地市行政区划边界数据[Z]. 2024-05-09. https://www.resdc.cn/ DOI/DOI.aspx?DOIID=121.

[2] 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单[Z]. 2024-05-09. http://g1.ncha.gov.cn/#/public-service.